2009年8月31日 星期一

諾貝爾文學獎-德國赫曼赫塞

德國小說家赫塞

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德國小說作家赫塞。60年代美國搖滾樂隊荒原狼的名字就是來自赫塞的同名代表作"荒原狼"。雖然赫塞本人在1962年就去世了,可是在60年代末以及70年代,他卻在西方成為一位年輕人心目中的偶像作家。表面上看來,這似乎很奇怪。但事實上,對於那個時代的許許多多抱著理想主義的年輕人來說,赫塞的作品是他們汲取靈感的源泉。
倫敦大學學院的史維爾斯教授曾經就赫塞的作品發表過不少論文:我當時在加拿大的多倫多教書。我還清楚地記得那時我開了一門課專門講赫塞的《荒原狼》,當時學生們反應之熱烈在我的整個教學生涯中都算得上空前絕後。
從前有個人,他本來的名字叫哈利,人們把他稱為"荒原狼"。他是人,和別人一樣用兩隻腳走路,身上穿著衣裳,可他實際上是一隻來自荒原的狼。他學會了一切正常人能做的事,因為他其實是很機靈的。可是他沒有學會如何對自己感到滿足、如何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滿足。這是因為,在內心深處,他始終清楚,或者以為自己知道,他其實不是人,而是一隻荒原狼。

荒原狼對自己生活的不滿來自他對其安定的中產階級生活所具有的矛盾態度。他知道自己的生活是空虛的,但是要放棄卻又似乎過於危險,而且幾乎不可能。尋找精神上的滿足是赫塞的主要創作主題之一。這在很大程度上說明瞭為什麼他的作品會那樣吸引整整一代對西方資本主義社會價值觀提出疑問的年輕人。
史維爾斯教授說:赫塞不一定總能實踐他的諾言,不一定能告訴人們如何取得精神上的滿足,但是他知道人們為什麼要尋找精神上的滿足,而他很善於啟發人們對生活進行思考,與人們心中的不安定取得共鳴,因為每個人都會想生活肯定不止如此,肯定還有更多的東西。
東方的哲學精神
赫塞生長的時代與他作品廣為流行的60年代截然不同。赫塞於1877年出生在德國。和其他同時代西方人不同的是,他從小有機會接觸到東方文化。英國肯特大學的杜拉尼教授最近組織了一次有關赫塞的大型學術會議。他說:人們常常忘記赫塞的父母都曾經在東方傳教。他母親就是在印度出生的,他父親也在印度工作了四年。他們夫婦後來回到德國的西南部定居,赫塞也在那裡長大。不過他家裡充滿了來自東方的紀念品,所以赫塞一生都對東方思想和哲學抱有濃厚的興趣。
赫塞在1904年發表了處女作《彼得﹒卡門欽特》,小說以第一人稱,講述了一個出生在秀麗、寧靜山村中的敏感年輕人如何一心渴望到城市去成為作家。
我並不覺得自己是個了不起的詩人。我寫的無非是可以在雜誌上發表的打油詩而已。不過內心裡面,我一直偷偷地盼著有一天我能寫出真正的詩句來,寫出有關生活以及渴望的大膽而充滿信心的頌歌
小說中彼得﹒卡門欽特並沒有成為作家,失望地回到故鄉。而赫塞自己卻一舉成名。他又接連發表了幾本小說,比如1910年的《格特魯德》和1914年的《羅斯哈爾德》,都是描寫人們如何尋求實在自我。
杜拉尼教授說:一般的人都會覺得赫塞的作品具有感染力,因為他可以引起不同社會群體的共鳴。他警告年輕人和青年藝術家不要抱有太多的幻想,不要指望馬上成功﹔告訴他們想在藝術上成名有多麼困難,就像他第一部小說的主人公彼得﹒卡門欽特那樣。而年紀大一點的人也喜歡他的作品,因為赫塞和他們一樣認為事情不一定在變好,世界不一定在進步。所以不同的社會群體都能從他的作品中找到有益的東西。
此時也正值德國軍國主義的興起。赫塞是個和平主義者,所以堅決反對這種趨勢。史維爾斯教授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赫塞的想法已經與當時大多數德國人脫節:其實,1914年,不管在歐洲哪裡,都沒有多少人站出來說戰爭是一場災難。當時有一股戰爭熱,所以戰爭打響時,人們簡直是一片歡騰,許多人認為戰爭能夠淨化社會,所以好得很。難得的是赫塞不這樣看,他始終認為戰爭是邪惡的,所以他認為自己該隱退到一個盡量避免和戰爭發生任何關係的國家去,而這個國家就是瑞士。
矛盾的是,赫塞的作品在當時的軍人中卻非常受歡迎:一戰中。不少軍人都寫信給赫塞說他們把他的小說帶到戰壕裡閱讀,說他給了他們活下去的勇氣,說為此他們非常感激他。在瑞士的一個檔案館保存著大約一萬五千封這類的信,其中絕大多數都來自赫塞完全不認識的人,為他給他們的鼓舞向他致謝。
危機感
戰爭和婚姻的破裂導致一戰後赫塞陷入深刻的危機感。他接受了心理分析治療。這一經驗使他寫出了代表作之一《德米安》,講述一個少年如何擯棄社會傳統而達到自我完善的故事。後來,他還發表了講述佛陀釋迦牟尼早年經歷的小說《悉達多》。1927年,赫塞發表了《荒原狼》。這部小說的主角名叫哈利﹒哈勒。兩部分名字的第一個字母都是H,和赫爾曼﹒赫塞本人一樣。
杜拉尼教授說:寫《荒原狼》的時候,赫塞正經歷著一場嚴重的個人危機。小說講的是一個幾乎精神崩潰的人如何努力復元,重新找到自我定位。我認為這個故事是赫塞對當時他本人經歷的如實的描述。
赫塞曾說,《荒原狼》是他最受誤解的一本小說。乍看起來,這部作品的確難以理解。小說一開頭就講到這個神秘人物哈利﹒哈勒。他是一個知識分子,可能還是個作家。他在一個小旅店住了一段的時間,在那裡留下了一些東西,其中包括他以第一人稱做的紀錄,講述他認為自己半人半狼的複雜感覺。
史維爾斯說:《荒原狼》實際上很複雜。它不是那種一開頭就引人入勝的書。而是在開篇用一系列迷團來誘惑讀者著迷。是誰在說話?他說的是誰?是什麼?又是在從哪個角度在講?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本小說在很大程度上講的就是角度,如何在現代世界中,尋找到一個更為準確的角度來看待自我探索的人生。
20年代晚期的德國讀者並沒有理解《荒原狼》。而赫塞的下一本小說一直到十五年之後才發表。《玻璃珠遊戲》影射了文化和社會,故事發生在公元23世紀,在書中的世界裡,所有著名學者和知識分子都生活在一個具有完美秩序的精英社會中。他們與其他人隔絕,彼此間玩一種以音樂和數學為基礎,類似高級像棋的"玻璃珠遊戲"。
以前曾經有一個時期,玻璃珠遊戲是數學家的專門娛樂,在另一個年代,則是哲學家和音樂家的專利。不過現在它越來越令真正的知識分子著迷。在古老的大學、在學者們的住處,特別是在古老的"東方旅行者聯盟",人們都開始大玩這種遊戲。不少天主教修士受到這遊戲智力氣氛的誘惑。一些修士過於醉心玻璃珠遊戲,結果導致了一個不斷爆發的辯論:對這種遊戲,是應該容忍、應該支持,還是應該取締?
雖然整本小說都沒有直接描述過這個所謂的辯論,但是這個辯論其實就是小說的核心問題。有一種理論認為,《玻璃珠遊戲》實際上是對法西斯主義的隱蔽的批評。小說發表之際,赫塞已經入了瑞士籍,他大力反對希特勒統治下的德國民族主義的膨脹。杜拉尼指出,小說中的精英社會可能是和平的,但在文化和藝術卻帶有強烈的束縛性:這個文化帝國裡的居民隨時都受到嚴密的監視和審查,有很多限制,例如不能隨意旅行、必須在一定的時間上床睡覺,甚至連吃什麼東西也有專門規定。
赫塞在1946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在1962年去世。他的偶像地位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達到頂峰,隨後則逐漸跌落,不過在德語國家中他仍有很多讀者。出版公司正準備發行他的新版作品集。顯然,赫塞的文字仍對年輕人,特別是具有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氣質的年輕人具有強烈的吸引力。
談到赫塞的文學成就,史維爾斯教授說:因為難以確定評判標準,所以我不敢說他在文字和思想境界上能不能算得上是一流的作家,我不認為他可以和普魯斯特、托馬斯﹒曼或穆齊爾等德語文學大師平起平坐。他是一位重要作家,因為他準確地捕捉到了人在青春期的一種精神狀態,以及青春期中人們可能會提出一些問題,比如世界有什麼意義等等。他很有頭腦、善於思考,他堅持認為小說不該避免哲學、想法和概念,因為那是小說必不可少的成分。他的作品可能不容易理解,讀者們會覺得有點吃力,不過這不能算是壞事。

沒有留言: